一、公司概況
四川省生態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是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國資委批準,整合省屬生態環保資產,設立的省級生態環保綜合服務平臺。公司業務覆蓋水、氣、固全要素,聚焦固(危)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水務及城市運營、低碳減排及綠色節能、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工程與技術服務、環境權益交易六大業務,開展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全鏈條一站式服務。
公司業務遍布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及巴西、土耳其、韓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際市場,旗下各級子企業170家(含上市公司清新環境,股票代碼002573),員工8000余人,截止2022年底,資產總額為380.76億元。擁有6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城市水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個四川省瞪羚企業各類知識產權專利645項。
公司將以“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生態環保綜合服務商”為愿景,圍繞“12356”戰略,塑造細分業務領域專家、構筑區域產業合作接口、成為四川環保產業骨干。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總資產1000億元,國內信用評級AAA,綜合實力行業排名全國前十。
二、歷史沿革
2013—2016公司初創階段:2013年12月,由四川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博天環境集團聯合組建博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4月,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中法水務投資公司,打造行業領先的水務環保運營管理體系。
2016—2019四川發展直接控股階段:2016年5月,四川發展直接控股,公司名稱變更為四川發展國潤環境投資有限公司。公司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水務規模位居省內前列;同時探索進入固廢處置和技術服務領域,業務結構向多元化發展。
2019—2021四川發展全資控股階段:2019年3月,四川發展全資控股,公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19年4月,公司受讓清新環境(002573)25.31%股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并成功邁入大氣治理業務領域。2019年10月,公司完成結構優化調整,并正式更名為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全面進入產業經營和資本運營的雙輪驅動時期。
2021——公司進入新發展階段:2021年7月,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四川省國資委批復,以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整合省屬生態環保資產,更設為四川省生態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三、企業文化
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以“筑美四川逐夢中國”為使命,營造“同心同行同成長共融共創共輝煌”的企業氛圍,以“忠誠擔當專業務實協同創新使命必達”的企業精神,踐行“綠水青山、情深虔行”的企業品牌宗旨,實現“成為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生態環保綜合服務商”的企業愿景。我們用心建設、用情呵護,堅信建成“美麗四川”“美麗中國”,我們使命必達。
四、股東介紹
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注冊資本近50億元,其中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74.70%;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0.39%;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67%;四川省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0.24%。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發展”)成立于2009年,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推動全省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實施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布局優化、培育發展重大產業的重要戰略抓手。
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是四川省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大能源項目建設的重要主體,四川能投以打造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為目標,實現產業多元融合發展。
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川投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批準首批組建的省級大型投融資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組改革試點,是四川省國有資本授權經營主體、重點建設項目融資和投資主體之一。
四川省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省國資經營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接收原省級財政投資形成的農業產業化項目股權、部分財政周轉金形成的股權、金融企業股權,審慎實施直接投資和資本運作,積極開展多種經營。
五、技術實力
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擁有4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城市水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擁有各類知識產權專利480項,其中國際專利8項、國家發明101項、國家實用新型371項、軟件著作權172項、創新記錄2項。
在水環境治理領域,主要運用A2O、氧化溝、MBR、CASS、多級AO等成熟工藝,同時配合各類優化改良型及組合型工藝,實現不同水質水量條件下連續穩定運行和達標排放。針對高難度的廢水治理,公司擁有以下新型核心技術:
1.側流生物強化技術:以“活性污泥轉輸思想”為基礎,在常規工藝的污泥回流路徑(側流)上設置生物強化池,提高生物池的池容利用率;同時通過優化菌群結構,培養硝化—反硝化細菌及聚磷菌,增強工藝脫氮除磷和抵御沖擊的能力。
2.高寒高海拔生物強化技術:實現污水處理系統在低溫環境下微生物菌劑篩選、培養及快速增殖,能夠快速適應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及外部環境,有效縮短廠站調試周期,實現低溫環境下穩定運行。
3.厭氧氨氧化技術:利用厭氧氨氧化菌的自養脫氮原理,將污水的氨氮轉化為氮氣去除,在處理低碳氮比的高氨氮廢水上具有顯著優勢,減少碳源投加量,具有較高經濟效益。
在煙氣治理領域,主要運用高效脫硫、高效噴淋、高效除塵等工業煙氣凈化技術實現電力行業及鋼鐵、冶金等非電行業煙氣達標排放。公司擁有以下核心技術:
1.單塔一體化濕法脫硫除塵深度凈化技術(SPC-3D):是由自主研發的高效旋匯耦合脫硫除塵技術、高效節能噴淋技術和高效離心管束式除塵除霧技術結合而形成的煙氣集成超凈化技術,能夠實現吸收塔內煙氣均勻分布、傳質吸收效率提高和能耗降低。
2.煙氣提水技術:在國內外首次同時做到超低排放、可凝結顆粒物治理和煙氣冷凝水資源回收,實現工藝零補水。
3.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通過“閃蒸+旁路”蒸發工藝將脫硫廢水蒸發干燥,實現高鹽、高COD、高懸浮物脫硫廢水零排放。
4.碳基干法高效集成凈化技術:可適應危廢焚燒煙氣組分復雜多變的惡劣工況,滿足危廢行業煙氣排放國家及歐盟標準要求,集成凈化SO2、NOx、HCl、HF、二噁英、Hg等污染物,具有投資運行成本低、安全穩定性高等優點。
5.含鹽廢水急冷塔回噴蒸發處理技術:利用含鹽廢水對高溫煙氣進行急冷降溫,抑制二噁英重生,實現煙氣急冷降溫與含鹽廢水處理的協同。
在有機固廢處置領域,主要運用好氧堆肥、厭氧發酵等常規工藝實現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公司擁有以下核心技術:
1.“全物料厭氧”工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機械攪拌厭氧發酵罐”適用于多種物料協同發酵,具有產氣率高、污泥不易流失、厭氧反應充分等優勢。
2.無機械攪拌好氧發酵技術:采用氣動方式代替機械攪拌,解決了傳統立式機械攪拌好氧發酵罐運行不穩定的缺點,有效滿足有機廢棄物處置項目對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要求。
六、戰略規劃
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帶動功能,努力成為建設全省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的重要抓手、引導省市國有資本聯動發展環保產業的主要力量、全省環境治理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公司總體發展思路圍繞“12356”戰略?!?”是實現一個核心目標,即打造1000億級生態環保產業集團?!?”是打造兩個運作平臺,即孵化平臺、上市平臺?!?”是培育三大核心競爭力,即精細運營、科技創新和環境綜合服務競爭力?!?”是打造五個一流標準,即科技創新一流、經營效益一流、管理體系一流、人才隊伍一流、黨建引領一流?!?”是構建六大業務布局,即固(危)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水務及城市運營、低碳減排及綠色節能三大核心主業;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工程與技術服務、環境權益交易及雙碳服務三大培育主業。
公司將立足四川、面向全國、走向全球,打造千億級生態環保產業集團,到“十四五”末,構建產業投資發展平臺、資產運營管理平臺、工程與技術服務平臺、環境權益交易平臺、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集群“四平臺一集群”產業體系,力爭實現總資產1000億元,營業收入超300億元,國內信用評級達到AAA,綜合實力行業排名全國前十。
七、榮譽資質
近年來,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受到各級各地政府、行業協會和廣大客戶的廣泛好評。
四川省生態環保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水業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
旗下清新環境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全國工人先鋒號”、“中國環境企業50強”、“最具科技成長類上市公司”等榮譽稱號;發展中恒能榮獲“全國2021年度有機廢棄物領域領先企業”;發展環境研究院榮獲“2021年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能力100強企業”、“成都市企業技術中心及成都市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培育企業—成長型企業”、“2021年成都高新區梯度培育企業—種子期雛鷹企業”。